搜尋
Close this search box.

孩子不想跟公婆住?過來人給「菜長輩」的三大建議!

養兒防老

一、養兒防老更多是「精神寄托」

從傳統意義觀念上來講,養兒防老已經過時,但從精神方面上來說,身心是可以得到精神滿足的,而從這層面上看待養兒防老的問題還不過時,它更多的是精神慰藉。

那麽,有“養兒防老”這樣的想法會不會很自私呢?

答案是,真的自私。你想想為了自己的養老,才去生一個孩子,那你得自己活得多累?更何況,孩子來到這個世界,你也要付出更多的精力,才可能把孩子培養成才。

孩子從小吃喝拉撒,讀書用功,付出之後,整天對孩子抱怨,還沈迷在自我感動中,什麽母愛偉大,父愛包容之類的!

如果在剛生下來的那一刻,孩子有選擇權利的話,誰願意從還沒出生就背負一個“養兒防老”的美名?

反過來想想,哪一個大人不是從小孩開始?經歷生老病死,生活艱辛,就是為了給人做養老的工具?

說到底,這就是拿所謂的「孝道」來綁架孩子的人生,如果有這樣想法的父母,別再自我感動了,快醒醒吧!

放眼望去,那些經濟條件基礎較差的兒女們,連自身吃飯都成問題,父母年邁,還要辛苦為兒女不敢退休,那像這樣的子女,別說是養老了,甚至有點自身難保了。

簡而言之,有的父母自己有積蓄,也有自我養老意識,同時,經濟基礎和積蓄都富裕的情況下,自然不用靠兒女養老。

所以,養兒防老更多是“精神寄托”,因為隨著社會發展迅速,經濟水平提高,很多人已經無法顧到自己。

正如白巖松老師說:「現在想要“養兒防老”是幾乎不可能的。」

二、人到老年,別跟孩子走的太近

孩子長大後會忙著工作、各自成家,和父母交流的時間就會少、同住的時間又會更少。

就算有的可以在一起住,也總會因為觀念不同和父母發生一些摩擦,在父母看來,自己為孩子操心,得到的回報卻都是埋怨。

有些老人很明智,他會和子女保持一定的距離,這樣不僅能給自己留些空間,還能與子女保持一點思念感。

特別是在孩子成家之後,能讓孩子住外面就住外面,很多長輩不明白,總覺得住一起距離近了,就能夠和孩子們親近。

其實不然,當你住在一起久了,孩子和你的價值觀有出入時,你就會忍不住多說兩句,而孩子就會覺得你囉嗦,容易對你不耐煩,甚至還會衍生婆媳問題。

如果經濟和身體都還不錯的情況下,盡量有自己的小窩,因為和孩子擠在一起住,避免不了溝通有分歧的情況。

如此一來,和孩子的距離是變近了,但隨之而來的關係卻惡化了。

平時閒來無事,兒子也經常打電話給父母問候,逢年過節,婆婆也總打電話叫回家吃飯,孫子想爺爺奶奶也會經常視訊,一家人看似距離遠,但關係反而可能更好。

後來父母搬到兒子家來住,無形之中,一切生活習慣慢慢發生改變。

婆婆看不慣媳婦倒隔夜飯,覺得她太浪費,媳婦吃不慣婆婆炒的菜,感覺好食材炒出來全浪費,婆婆覺得媳婦脾氣不好,媳婦覺得婆婆囉嗦,過去的相互問候,變成了相互埋怨。

從此以後,婆媳倆對於每天家裡吃飯、家務丶開銷、子女教養的小問題,產生越來越多矛盾。

兒子卡在中間,左右為難,公公坐一邊也不知道幫誰,說也不對,不說也不對。

接著,昔日的一家溫馨場面,瞬間變成了戰場,夫妻的感情也岌岌可危。

三、兒孫自有兒孫福,做父母的不要插手

很多父母以「為你好」的名義,插手兒女的事情,希望孩子能夠過得幸福,跟得上別人的腳步。

可兒孫自有兒孫福,他們有自己現代生活的一套,還是讓他們自個去闖蕩和經營吧!

比如像金錢方面怎麽分配,由兒女自行安排,父母不要怕他們亂花不會理財,如果你不說,他們會比你想像的還精明,但如果你說了,只會讓他們更加任性。

這就好比讓孩子去幼兒園的父母,總去擔心孩子會不會受傷?今天有沒有好好吃飯?有沒有被其他小朋友欺負?

可你想的這些,人家幼兒園老師早有防範,也有應對的措施,你又何必過度徒勞的費心呢?

所以,關於兒女的事情,父母不要老摻和進來,有時候你的好心,往往會幫孩子倒忙。

為人父母,有時候偶爾裝點糊塗,在大事上可以適當給點意見,像這種小吵小鬧的,就不要摻和了,要不然只會加大火力,影響兒女的關系。

還有就是帶孫子的問題上,做父母的也要聽從兒女的意見,當然,還要在父母自身身體健康的情況下。

雖然很多地方把孩子給爺爺奶奶帶,可也有些兒女不願意給爺爺奶奶帶的,這就存在分歧,如果父母沒有和兒女們商量清楚,本來是想好心幫帶,有時也是辜負美意。

人生在世,吃了大半輩子的苦,老了老了,就是想要安享晚年,該履行的職責已經履行完,歸根結底,也就剩下後半生,所以應該讓自己開心最重要。

晚年最好的生活狀態,便是可以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,去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,吃到自己最想吃的美食,買一套自己喜愛很久,又捨不得買的衣服等等。

接下來的時間可以陪陪另一半散步,約上幾個好友聊聊天,喝喝茶,跳跳舞,留點時間陪老伴逛逛街,買買菜等…。

這樣既可以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,也不至於有多餘的心思為兒女操心,為其他事煩惱,只有心態變好了,人的心情才會好。

這種生活雖然平凡,但如果你做了,一定會覺得很美好,那種溫馨的畫面,那種久違的感覺,足夠你回味了。

總之,人到老年,對於孩子的事情以尊重為主,因為養兒防老更多是“精神寄托”,人到老年,別跟子女走的太近,兒孫自有兒孫福,做父母的不要插手。

Picture of 吳嘉偉

吳嘉偉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最新的文章

相關文章